日前,羅湖區(qū)清水河街道垃圾分類減量宣傳科普館揭幕。據(jù)介紹,該科普館以“分類新時尚”為主題,為居民科普分類環(huán)保知識、宣傳環(huán)保理念、展示“再生”藝術。該科普館是全市第一個街道級垃圾分類展館,也是羅湖區(qū)建成的第一個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科普展示館。
今年9月,為了方便市民學習垃圾分類知識,更快捷準確地投放生活垃圾,羅湖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垃圾分類查詢平臺,市民可以線上查詢物品所屬的垃圾種類,還可以了解到各類垃圾的投放標準,一鍵預約上門回收大件垃圾。垃圾分類科普館的建成,意味著羅湖在垃圾分類領域又一次奪得了一個“全市第一”。
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也因此,早在2000年,全國8個城市就開始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,深圳也位列其中。但是,很多人對于到底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,哪些是可回收垃圾,哪些是有害垃圾等,還是有點“拎不清”。
也因此,這些年來深圳在垃圾分類宣傳推廣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,包括組建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等。但因為垃圾分類直接進入社會生活末梢,與每個人息息相關,宣傳推廣需要立體化,盡可能覆蓋更多人群。垃圾分類科普館,就是普及垃圾分類常識的一種創(chuàng)新形式。
據(jù)悉,清水河垃圾分類減量宣傳科普館共設置了三個展館,分別為展覽館、體驗館、課堂館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體驗館內(nèi)有一臺人工智能垃圾分類闖關游戲設備,參觀者可通過游戲輕松學習垃圾的分類標準,掌握垃圾分類的技能,同時該館內(nèi)還有垃圾再生的創(chuàng)意作品、標示生活中常見垃圾自然降解所需時長的“垃圾生命期”展板、垃圾分類主題漫畫墻……在互動游戲中,垃圾分類知識不知不覺地入腦入心。
垃圾分類是場“持久戰(zhàn)”,在相關知識理念普及方面,我們還可以向別人取經(jīng)。比如,上海首座以生活垃圾為主題的科普館于兩年前設立,通過一系列如主題策展之類的活動,吸引了許多人慕名前來參觀,目前,預約參觀的團隊已經(jīng)排到了年底。這樣的他山之石,也值得我們借鑒。